折扣是常見的促銷手法,可吸引消費者目光。常見做法是商品訂定一個原價,再給特價,原價與特價之間的差異,就是折扣。這折扣量或折扣比率愈大,愈容易吸引消費者,但折扣率大到令人難以相信,就會適得其反,引發消費者對宣稱折扣幅度的懷疑。從學理上,這個現象如何解釋呢?我們可以從同化對比理論(Assimilation-Contrast Theory)來談起。
管理新知
民調的結果,常常天差地遠,扣除民調機構造假的狀況,還有一種狀況,是民調題目詢問前,還有一些題目,這些題目看似公正客觀,但卻對後續問題的答案,造成了影響。如果調整一下問題的順序,民調結果會完全不同。這在學理上,要如何解釋呢?可取用可診斷理論 Accessability-Diagnositicity Theory提供了很好的理論基礎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