評論意見

雖說司法審判之前應推論無罪,但柯文哲令人難以想像的政治獻金帳目不清 ,以及選舉補助款購置私產的醜聞,還有京華城容積獎勵的弊案,都讓眾人瞠目結舌。柯文哲用形象包裝來營造平民參政形象,善用了各種行銷技巧,贏得了大量小草的支持,這確實是很厲害的行銷個案。但光有行銷卻沒好產品,這是絕對不夠的,柯文哲團隊內部卻藏污納垢,就證明了強大的行銷必須建立在優質的商品做為基礎。這次的東窗事發,人們才發現柯文哲可以為了政商關係與個人利益,捨棄國家社會利益,連國家補助政黨發展的總統選舉補助款,都被拿來購買私產。相信這眾多的爭議都讓廣大支持者徹底心寒,後悔當初的支持。

報載某國立科大發生指導教授收錢請人代筆學生論文,並護航學生取得學位的弊端,敗壞學倫之巨,令人瞠目結舌。這事過於離奇,雖有學生檢舉,但大家半信半疑,直到檢調偵辦,顯示了本案並非空穴來風。2022年選舉期間,藍綠白跨黨派都有政治人物涉入抄襲風波,讓公眾察覺此事的嚴重。甚至有議會議長以國小學歷跨級就讀在職碩士班,寫出高專業的醫學領域論文,但被發現是抄襲而被撤銷論文。抄襲案涉及的學校,從頂尖學府台灣大學到各等級公私立學校都有,顯示整個碩博士教育確實有檢討的必要。

近來,包括臉書在內的社交網站與影音平台上,充斥各種投資詐騙訊息,民眾被詐騙的個案層出不窮。詐騙的樣態之一為假冒名人身份,設立冒名的粉絲團與帳號,並利用大量廣告,進行訊息推播,引誘不知情的民眾主動與詐騙集團聯絡,引誘其加入通訊軟體聊天群組,並在取得被害人信任之後,逐步將虛假的投資訊息提供給不知情的被害人,誘使被害人匯出款項以進行所謂的投資,藉以遂行詐騙。等到被害人察覺有異,已被踢出聊天群組,使得受害者求救無門,多年積蓄付諸流水。